全部

专访博杏霖中医馆肿瘤专家如何看待中西医治肿瘤?浅显易懂的干货。

来源:医药卫生网

作者:

2021-03-08 10:24:03

记者:孙主任,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身接受我们的此次专访!听说您擅长用中医疗法调理肿瘤问题,我作为一个门外汉,一直有个问题比较好奇,那就是古人也有癌症这种疾病吗?中医是怎么看待癌症这种疾病的?

孙主任: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估计大部分人都有您这样的疑惑,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癌症并不是现代新增的一种疾病,古人也会得癌症。现代医学认为癌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中医则称癌为岩、积聚、癥瘕,一般认为是由于自身正气不足,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日久而成的产物。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对部分肿瘤进行了分类记载,并且首次提出了部分肿瘤的病名,如肠蕈、石瘕、积聚、膈、鼻渊等,这是对淋巴瘤、腹盆腔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鼻咽癌等的最早记载。

记者:嗯,这下我就明白了,由此看来,中医药学果然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对于肿瘤您是怎么看的呢?

孙主任:想更好地给您阐述我对肿瘤的看法,就不得不给您提到一个词,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取象比类”这个词?中国古人发现通过“取象比类”总结天地万物的规律然后运用到人身上其实也是行得通的,比如中药中“树藤”因为弯弯绕绕的,所有藤类药大多都有通络的作用,比如牛膝,牛膝一节一节的特别像牛的关节,所以取象比类认为其有强筋骨治疗关节疼痛的作用,现代医学药理学研究牛膝含有的相关皂苷类成分进行小白鼠测试确实有其作用,不得不佩服在几千年前老祖宗们在没有高科技仪器分析的情况下通过取象比类研究获得的药理研究成果。

记者:我明白了,也就是说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取象比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孙主任:  所以谈到肿瘤,就像老百姓种地是一样的原理,干旱的环境草木难生,而湿润的环境则水草丰茂。不同的个体,肿瘤发病的机体内环境也不尽相同,面对拥有不同体质、不同内环境的患者,中医所做的就是以脉诊为主、四诊合参的综合辨证,在精准辨证并把握病机的前提下,真正搞懂肿瘤发生的“生态环境”,从发病病机入手治疗,逐步改善患者的“生态内环境”,让适合长肿瘤的环境发生改变,这样无论是术前或者术后都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就拿胃癌举例,我在临床上发现此类患者常有饮食不洁、暴饮暴食、饮食偏嗜、情绪波动大的不良生活习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患者的“生态内环境”或为湿热、或为血瘀、或为气滞......其实在这些适合肿瘤生存的“内环境”形成之初,身体就会给我们释放相应的求救信号,根据病机不同,就会表现为肚子胀、烧心、胃脘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异常等不同症状。此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对症调理,将我们的“生态内环境”调回健康状态。

在癌症的早期治疗中,人瘤共存,进一步治疗后瘤消人存,这样的治疗效果就是建立在“生态治癌”的理论基础上的。就像不同生态环境孕育不同生命,不同体质的生态内环境也会导致不同的疾患。如果不对一些早期症状进行干涉,日渐积累,就会出现“生态致癌”,若能在术后积极用中医调理,改善自身的生态内环境,祛除适合肿瘤生长的“沃土”,才能抑制肿瘤的复发,达到改善生命质量,延长存活期的目的,否则就像庄稼地一样,只是把野草拔了但是适合野草生长的土地环境还存在,那么遇到合适的种子或者原来手术干预过程中草根没清理干净,那么很大可能性野草会再生。

记者:孙主任的这番讲解确实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主任如何看待西医的治疗方案?

孙主任:西医对于肿瘤的治疗,目前来说主要采取的就是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该治疗方案在我看来易伤正气,降低机体免疫力。疾病是正邪抗争的过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种治标且伤本的方案,本人认为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当然许多情况下也必须先介入西医治疗,还是拿种庄稼来说,野草已经长的很高了,危及正常庄稼存活了,很显然第一步就是抓紧先拔草,拔草结束后也必须及时介入中医治疗,改变庄稼地的环境,让内环境不利于野草生长,起到根治之目的。

但凡有转移迹象的患者,本人认为,手术是几乎是切除不干净的,改变病机环境方可使瘤体渐消,虽周期较长但却有疗效、值得信赖!

记者:主任今天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主任的耐心讲解。

孙主任:希望看到这篇报道的人也能有所收获,当身体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去改善自己的“生态内环境”,真正远离肿瘤和病痛。最后,祝大家一切安康。

记者:好,再次感谢孙主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医药卫生网

[责任编辑:王进、跨越文化]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