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超易中招的幽门螺杆菌 我们该拿你怎么办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2019-08-28 10:59:08

每次单位体检之后,你会和同事们吐槽自己的体检报告单吗?

体检热议话题榜中,幽门螺杆菌、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发病率”高,又和癌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指标一定长期霸占榜首。

“检测幽门螺杆菌时要接触放射性的药,我就没有测。”“我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但听说把它治好了会有其他问题出现,所以我就没治。”……关于幽门螺杆菌防治的是与非,钱江晚报记者约请临床专家,为大家一一梳理。

检测幽门螺杆菌

真的会接触到放射性物质吗?

“最近打算怀孕吗?”在体检室,负责幽门螺杆菌筛查的医护人员总要这么询问年轻女性,而这也是让不少人对检测望而却步:吹气检测居然要接触到放射性物质?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有呼气试验、抗体测定、粪抗原测定三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吹一口气就能完成,体检人没有痛苦,检出率也很高。

在吹气前15分钟,体检的人被要求口服一颗胶囊,就是碳13或碳14标记的尿素。如果胃内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中的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和碳13、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被标记的二氧化碳会通过血液经呼气排出,所以只要分析呼气中的被碳13、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含量,就能判断患者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问题来了,碳13是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而碳14有微弱的放射性。这就让人们闻之色变。

“抛开剂量谈放射性都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呼气试验中摄入的碳14放射量微乎其微,虽然它的物理半衰期很长,有5730年,但尿素碳14的放射量很少,与自然界的射线相比相差不大,对人体影响极微。而碳13尿素呼气试验对孕妇和儿童也安全可靠。” 浙大二院全科医学科童钰铃医生告诉钱报记者,这一体检项目中,大家接触到的辐射量,甚至比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辐射量还要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为何体检时医生不建议孕妇和儿童做这个呼气试验呢?童钰铃医生解释说,因为即使他们查出阳性,也无法接受后续治疗,也就没必要进行筛查了。

结论:检测确实有放射性,不过剂量低到忽略不计。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啥?

它离胃癌有多远?

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胃部、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的微需氧菌。“虽然缺少全国的统计学数据,但国内医学界普遍认为人群中的感染率在50%左右,有的地区甚至在70%左右。”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说。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认为78%的胃癌可归因于其造成的慢性感染。

首先,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往往都有胃炎,而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癌变过程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看上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离癌变还有五个步骤的距离,不过如果放任它不管,这个进程是不可逆的。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2014年出版的《京都胃炎分类》中记录,14岁到20岁的年轻人,在消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出现胃炎、胃溃疡、胃癌的数据都有明显降低。

更具体的数据同样来自日本,每年日本的胃癌发病率有0.25%,而在中学生体检纳入幽门螺杆菌项目,并清除每一位感染者体内的细菌后,日本目前的胃癌风险降低到了0.14%。

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好朋友”,除掉它会大大降低胃病发生率,甚至减少患上胃癌的风险。

治好了极易复发

有必要大动干戈去清除吗?

幽门螺杆菌通过口-口、胃-口、粪-口传播,中国人共食制的饮食习惯导致感染率高达约50%,远高于欧美国家。所以清除之后再感染风险很大。

幽门螺杆菌通常是采用四种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大、时间长,其中包含两种抗生素,药物代谢对肝脏、肾脏有一定负担,还可能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出于胎儿、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等因素考虑,孕产妇、儿童以及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不建议使用。

“我虽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清除它要吃抗生素,而且消除了一不小心又会感染,甚至还会有其他问题出现,所以我就干脆不去治疗。”这样的观点在办公室里并不少见。

“如果说治愈之后会产生其他问题,那便是肥胖、食管反流症及药物其他副作用。”潘文胜说。

清除了这种杆菌,为什么人会变胖?“因为消除杆菌之后,胃黏膜病变消失,胃口会变好,一旦吃过量,易出现肥胖。”潘文胜解释道,随着发胖,食管附近的隔肌会被抬高,引发胃食道反流。

“相比于发病率、死亡率高居前三的胃癌风险,清除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所谓‘副作用’其实并不严重,而且,这也能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加以控制。”

结论:治!清除幽门螺杆菌利远大于弊。

幽门螺杆菌反复感染

如何防范?

童钰铃医生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的指南共识是所有阳性者都要接受根治治疗。

根据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成本-效益比和患者意愿等因素,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中建议感染者及经常和感染者共餐的家人也进行检测,如果结果呈阳性,那最好综合评估后一起接受治疗。

童钰铃医生强调,这个建议须重视,但年龄超过40周岁,有报警症状,有胃癌家族史或胃癌高发区患者,“这些患者需进一步结合胃镜等检查,再综合治疗。”

如何避免再次感染?潘文胜建议大家养成这些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杨凡、徐栩]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得了老花眼 只能忍着吗?

正常距离看不清手机上的字,要拿远些才行;伏案工作一上午后,抬头视物竟是一片模糊,要调整半天才能看清楚;原来戴近视眼镜看书,现在需要摘...[详细]
北京日报 2019-08-27

得了肛瘘 不能等不能拖

近日,一位26岁的小伙王某鬼鬼祟祟地走进了我的诊室,摘下口罩,苦着脸对我说:“李大夫,您快帮我看看到底是得了啥病,现在只有垫着女人用...[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27

别把外耳道胆脂瘤当耳屎处理

日前,门诊来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小林,只见她捂着左耳,愁眉苦脸。原来,她近两个月因左耳闷闷的在杭州多家医院被诊断为耵聍栓塞,进行外耳道...[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26

被蛇咬伤自救要及时

目前,正值夏秋交际之时,天气闷热、干燥,蛇出动得越来越频繁,是最容易攻击人类的时节。[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26

腿脚发凉当心下肢动脉闭塞

76岁的李伯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双脚冰凉的情况,下肢乏力,行走一段路后就要停下来休息,不时还会出现腿痛,行走距离也越来越短,从以前每次20...[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23

大肠癌盯上青年白领 合理饮食和运动是防控关键

“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年轻人多坐少动、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是重要的影响...[详细]
科技日报 2019-08-23

随意停药 小心乙肝病毒“死灰复燃”

对于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疗程长、吃药多是给患者最深刻的感受,这是乙肝发病机制决定的。[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22

血管瘤会自行消退

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吗?家长应该注意什么?[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22

牙疼不是病?牙髓发炎得赶紧治

山医大二院口腔科牙体牙髓牙周病门诊患者中,“牙髓炎”患者占到近六成,主治医师邢业兴提醒广大公众,千万不要被“牙疼不是病”所误导,出...[详细]
山西晚报 2019-08-21

血压不听话做套降压操 B族维生素能降压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详细]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2019-08-21

脑肿瘤六大预警信号要当心

脑肿瘤很容易被误诊,如果发现以下六大症状应提高警惕。这些症状往往是脑肿瘤的早期表现。[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20

大汗淋漓未必是天热 这14种情况会盗汗

晚上睡觉时卧室温度太高,或是做了特别生动的梦,早上醒来时你会发现床单湿漉漉的。[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19-08-20

肌肉减少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那到底什么是肌肉减少症呢?这是一种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骼肌质量下降,伴有肌肉力量减少和肌肉功能的下降,是老年出现衰弱的生理基础。[详细]
健康报网 2019-08-1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