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济南市人民医院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凝聚静疗智慧的技术创新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9-14 14:54:09

齐鲁网讯(通讯员:常永亮 徐雯雯)9月8日,济南市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心PICC门诊成功开展1例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

王女士是一名肺肿瘤患者,平时依赖轮椅及家属双臂夹持腋窝辅助行走,双上肢多次PICC置管史,超声探查双上肢静脉置管条件不佳。PICC置管团队综合评估患者,认为该例患者不宜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费用较高,患者不能接受,经颈内静脉置管成为患者的首选静脉输液通道,但该方法因导管体表出口位于颈部,且颈部皮肤松弛,皮脂腺分泌旺盛,贴膜粘贴不牢,易致局部皮肤过敏、感染和导管移位甚至意外脱出等多种并发症,造成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患者的满意度。经过深思熟虑,团队为患者拟定置管方案,创新应用一种改良版的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该操作具体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并送入导管至预置管长度后,利用隧道穿刺针在穿刺点同一水平线建立1cm长度的隧道(皮下隧道1),再从锁骨中线下两横指处向皮下隧道1的外侧端建立一条较长的隧道(皮下隧道2),将导管从两条隧道穿行并从锁骨中线下两横指处的体表出口穿出,然后将导管修剪并固定于胸壁。

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的优点:颈内静脉由于管腔宽大,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高;双隧道技术的两个穿刺点为皮下开口,无大血管开口,无或仅有毛细血管破损,出血轻微,且皮下隧道由两条隧道衔接而成,整个操作出血量少;颈内静脉内导管与隧道内导管形成“U”形弧度,而非“V”形弧度,避免了导管打折的缺点,保证了输液通畅;通过双隧道技术将导管的体表出口由颈部迁移至胸壁,隐蔽性好,衣物可以完全遮挡,满足患者隐私和美观需求;同时此处皮肤平坦,皮脂腺分泌少,透明敷料与皮肤贴合紧密,头部和肩部的活动及各种日常生活护理对敷料不产生影响,敷料不易潮湿卷边和松脱,导管固定稳妥,不增加细菌感染和导管脱出的机会;较长的皮下隧道导管在隧道中穿行,皮肤组织的收缩及结缔组织的包裹可对导管起到固定作用,因此导管不易脱出。 

临床上有部分肿瘤患者如双侧乳腺癌术后、合并肢体缺如、腋下或锁骨下包块致外周静脉回流障碍、双上肢PICC置管失败、外周静脉血栓史等导致外周血管通路困难者不宜留置PICC,双隧道技术经颈内静脉留置PICC导管术能降低患者带管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可为患者提供一条长期安全的静脉输液通道,值得临床在外周血管通路困难患者及PICC手臂穿刺失败者补救中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在济南市人民医院PICC门诊的开展,标志着我院静疗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杨凡、王进]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