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德国神经康复扎根中国,舒乐博教授分享其五大特点

来源:医药卫生网

作者:

2020-12-31 12:50:12

“德国康复模式”是霁达康复和由其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康复医学科所秉持的核心理念,它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众多成功康复案例。两年前,霁达康复将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神经康复引入中国,同时也标志着“德国康复模式”在中国正式扎根。

根据《2018-2019年度康复临床成果及质量报告》的发布,不仅呈现了由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两年来的成果,也展现了德国神经康复理念下的康复模式全貌。此次,我们邀请到了霁达康复医疗负责人舒乐博教授(Prof. Paul Schönle),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德国康复模式。

Q1:何为德国康复模式?

德国神经康复采用分阶段模型,这个模型分为阶段A、阶段B、阶段C、阶段D、阶段E、阶段F,每个阶段决定了不同的资源、基础设施、组织架构以及治疗费用。根据早期巴塞尔指数(EBI),将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的患者划分到不同阶段,从而确定不同的治疗费用。舒乐博教授说他曾作为康复科和神经科医生参与了这个模型的制定。

Q2:德国康复模式具有哪些特点?

舒乐博教授介绍德国康复模式具备五个特色:

以全国质量控制标准为基础,兼具高效性和经济性;

涉及脑损伤的感觉运动、认知、语言、情绪和精神后遗症,具有跨学科性;

以患者为中心,高度注重个体。提倡患者是康复中的主体,是康复团队中的一员,需要积极参与其中;

鼓励互助和自助。康复团队激励、协助、指导并提供神经感受性和神经康复经验和专业知识;

关注患者的个人生活状况和个体生活规律,帮助他们以能够参与日常生活、家庭、社区和社会活动作为终极目标。

Q3:我国的康复模式与德国神经康复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舒乐博教授介绍说,中德的神经康复不同处首先是康复理念。中国患者更多的将希望寄托在医疗团队和康复方案上,比较被动。其实,在康复过程中,医疗团队更多扮演的是辅助者,患者才是病程恢复的主要推动者。在德国康复模式中,非常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临床团队会通过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家属教育、康娱活动、激励机制等方式,引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主动性,持续性和激励状态,从而实现康复目标的达成。

患者们聚到一起,进行团体心理疏导

其次是患者康复管理。德国康复模式更强调全程化,通过设立核心团队会议制度,专案康复管家制度,数据管理系统平台等,创建一个完整的交流和汇报体系,从而保证多学科医疗团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标准上的一致性。医疗团队可以基于共同理解和认识,帮助患者制定阶段性,连贯性的康复目标和方案。

核心团队会议进行中

另外,团体治疗和个性化生活情景康复是德国神经康复的两个亮点。团体治疗是将功能状况相近的患者组队共同训练。过程中需要组员互动,互助和竞争,激励患者达成康复目标。而个性化生活情景康复是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个体意愿和生活爱好进行训练内容的制定,将康复训练分成个人生活自理,个人技能练习和社会参与三个板块,帮助患者独立完成生活上的行为,循序渐进地回归生活。

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的团体治疗

为患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生活情境康复

霁达康复是在德国神经康复理念的背景下,将团体治疗和个性化生活情景康复与中国人文特点相结合,设计制定了多种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治疗项目,两年多的时间已初见成效。未来,他们还会探索更多创新治疗方式,帮助更多中风患者树立正确的康复理念,尽早回归家庭和生活。

Q4:《2018-2019年度康复临床成果及质量报告》发布的初衷是什么?

舒乐博教授说他们希望借助临床数据,让更多的医生、患者和家属意识到,中风后生存的着眼点不应仅局限在保存生命,还要尽早且最大化的恢复功能,提高生活品质,重返社会,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而且,即使中风患者错过了中风康复前6个月的黄金期也不能放弃治疗,康复治疗仍可带来获益的可能,康复永远为时不晚。

通过舒乐博教授的分享,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何为德国神经康复的治疗模式,为了让更多中风患者了解中风康复重要性,霁达康复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携手推出了特别活动,有多学科团队免费在线义诊、免费康复机器人体验,免费领取康复工具包~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医药卫生网

[责任编辑:王进、跨越文化]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