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8日讯 每年一到秋冬季节,各级医院消化科会连续收治一批患者——他们大多数会有相同的症状:突发的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嗳气等。再仔细询问病史,几乎都是在进食山楂、柿子、黑枣等后出现的不适症状。进行胃镜检查会发现胃里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结石,这就是“胃石”!
什么是胃石?什么是胃石症?
胃石是指某些食物或药物在胃内不能被及时消化、并聚集成团块状。胃石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混合型胃石四类,其中以植物性胃石最为常见。
胃石会引起上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可伴有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胃石较大时,在胃内不能自行排出,长时间与胃黏膜接触并机械性摩擦,容易引起胃溃疡、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进入小肠甚至会引起小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后果,这就是胃石症。
植物性胃石症是如何形成的?
胃石症最常见的病因是胃柿石。因为山楂、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树胶、果胶及膳食纤维,如果空腹吃山楂、柿子,或进食大量山楂、未成熟的柿子,在胃酸作用下,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分子较大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树胶、果胶、纤维组织及食物残渣黏合在一起,在胃内积聚形成巨大固体性的团状胃石。
胃石症如何诊断及治疗?
胃镜是大多数胃石症确诊的首要检查手段。胃镜检查前需要禁食8小时,有幽门梗阻者,应洗胃后再检查。
目前,胃石症的早期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选用小苏打片、果胶酶等口服药物使胃石松软、溶解、变小,并口服胃动力药,如吗丁啉可促进胃石自然排出。有研究表明饮用可口可乐也可在胃石形成早期,起到溶石、碎石的效果。如胃石较大,可在内镜下使用器械、冲击波等将胃石碎成小块,使其自然排出。
极少数患者由于胃石形成时间较长、体积较大、质地较硬,经内科治疗、内镜下碎石等治疗均无效,或者并发较严重的胃溃疡、出血、穿孔、梗阻等,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因此,应避免空腹进食大量山楂、柿子、黑枣,并且避免同时进食鱼虾、螃蟹等高蛋白食物及海带、金针菇、糯米等不易消化食物。应选择易消化且有助于中和胃酸的食物,如面食、软米饭或米粥等。尤其老人、儿童、胃部手术后的患者更应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通讯员:宋连强 孙善明
供稿:潍坊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