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花粉高峰期 专家:花粉过敏这些症状要警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2023-03-14 11:13:03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恼人的春季过敏也随之而来。根据医疗机构花粉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目前已进入春季花粉高峰期。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花粉监测数据显示,3月8日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浓度达到了每千平方毫米3600多粒,主要致敏花粉是柏树花粉、榆树花粉、杨树花粉。近几天门诊量比平时增加了3倍,部分病人的症状也比较重。随着气温的升高,中国北方地区将陆续会进入花粉高峰期。

过敏性鼻炎有明显季节性特点

专家提醒,春季是一些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其中过敏性鼻炎,近年来患病率显著增加,需要引起重视。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部分患者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部分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气急和胸闷等症状。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致敏原多为尘螨、蟑螂、动物皮毛等,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原多为植物类花粉,季节性花粉暴露是引起花粉症的主要原因。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截然不同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同一症状反复出现,多因接触尘土、打扫卫生、开空调、接触脏乱差的环境而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与接触花粉的量有一定的关系,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到了这个季节就发病,过了这个花粉季节不治自愈。

花粉过敏症状易与感冒混淆

专家指出,季节性过敏高发季患者应及时进行科学防护:外出佩戴口罩、护目镜,进入室内脱去外衣,清洗手、眼、鼻,尽量减少与花粉的接触。此外,专家还提示,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花粉过敏症状易与感冒混淆,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治疗。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段,过敏性鼻炎症状与感冒类似,容易发生混淆而造成误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而延误病情。对此专家指出,花粉过敏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持续时间至少在3周以上,不伴有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某种相关症状有规律反复出现,要高度警惕过敏,及时就医。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花粉症的患者应该到医院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接受规范化诊疗。花粉高峰期主要是以药物控制对症治疗为主,个别严重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花粉缓解期之后主要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最新发布!开学后师生在校期间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最新发布!开学后师生在校期间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3月1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详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14
国家医保局: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纳入医保支付

国家医保局: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纳入医保支付

针对“将互联网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费用纳入医保结算体系”的建议,国家医保局近日答复,对于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医保...[详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14
如何治疗和预防甲流

如何治疗和预防甲流

[详细]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3-03-13
2023药品医疗服务集采价改全面推进

2023药品医疗服务集采价改全面推进

近日,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持续扩...[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3-03-08

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是民生期许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言简意赅地点明了中医药工作成效,并在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详细]
中国中医药报 2023-03-06
关于卫生健康,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关于卫生健康,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详细]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3-03-06
春天动一动 孩子“蹿一蹿”

春天动一动 孩子“蹿一蹿”

[详细]
中国体育报 2023-03-06
“两品一械”相关管理规定实施

“两品一械”相关管理规定实施

3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详细]
中国消费者报 2023-03-06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