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多吃米饭不增加糖尿病风险?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2020-11-13 14:14:11

最近,很多人都看到了一篇发表于《Diabetes Care》杂志上的科学新闻:尽管对其他亚洲国家来说,多吃米饭的确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但对中国人来说,多吃米饭却不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甚至一天吃450克大米,相当于五碗米饭,都没事。

很多人都感到松了一口气:啊,看来我可以放心吃米饭了。

这个研究结果适合用来指导我们的饮食生活吗?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是不全信的。这并不是因为我不信任这个科学期刊的权威性,而是因为我三年前就看过了这个研究团队所发表的文章,知道这个流行病学研究所调查的都是什么人。

这项研究主要以体力劳动者为受访对象

这项研究的受访者中,有4万多名中国人。在这4万人中,81%的受访者是小学和中学文化,82%是中等体力劳动和重体力劳动者,显然是以低收入体力劳动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换句话说,这项研究是在低收入、除了粮食之外其他食材比较少、营养状态不够理想、平均教育水平较低、中高体力活动的人群中做的,得到的结果不一定适用于生活富裕、主食以外其他食品丰富、脑力劳动为主、体力活动量小的人群。

比如建筑工人、比如农民,一天吃五碗米饭有什么可怕?他们常年高强度体力劳动,肌肉充实,而且吃完饭就要流汗干活,而充实的肌肉可以容纳血糖,大量体力活动会消耗血糖,所以餐后血糖大幅度升高的机会并不大。

但是,同样是体力活动者为主,研究中纳入的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增加白米的摄入量会增加61%的糖尿病风险。

合理膳食比某一种具体食物更重要

我的观点是:

1.这个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凸显出了膳食结构和整体营养的重要性。一个合理的膳食结构,要比某种具体食物更加重要。不吃米饭,改成馒头、大饼、玉米饼子,或者小米粥,如果整体营养不合理,运动又很少,未必就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只考虑主食的种类,不考虑其他食物的配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那些吃白米饭相对较少的人,到底吃了些什么呢?是把白米饭换成饼干、薯片,还是把白米饭换成了全谷、豆类、蔬菜、瘦肉、鱼类、奶类呢?恐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显然前者是不利于预防糖尿病的,而后者则是有益的。

2.研究者对大米类型的分析有一定逻辑性,因为米饭只是一个非常概括的词汇,其中的细节太多了。是什么品种的米?怎么加工的?怎么煮的?这些都会带来血糖反应和营养价值的巨大差异。

不过,与这篇文章作者的推测相反,中国人爱吃的大米,并不是低血糖反应的类型。和南亚地区所吃的长粒大米相比,东北大米(粳米类型)中的直链淀粉更少,支链淀粉更多,血糖指数更高。即便是南方所种的籼米,也不如南亚大米的颗粒长、直链淀粉多。中国的大米饭烹调方法,会把米饭烹调得柔软可口,比南亚的米饭质地柔软得多,消化速度会更快。所以,想从大米类型上找差异,来证明中国人吃米饭不容易患糖尿病,恐怕在科学上站不住脚。

3.同样都是体力活动人群,为什么南亚国家吃更多的大米?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其他食物来源更不丰富。

在这项研究之前,还有若干项有关白米饭和糖尿病风险的研究,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看一下。其中大部分研究认为摄入过多白米饭增加糖尿病风险,其中新加坡学者发现米饭摄入量和糖尿病风险总体上无关,但关键在于用什么食物来替换米饭。

不必迷信“抗糖大米”“低糖电饭煲”等产品概念

所以,对这篇研究,应当这样理解:

1.这篇文章的结论适用于中等和强体力劳动者,可能不适合于轻体力活动的脑力劳动人群。千万不要因为这篇文章,就认为自己可以放心每天吃四五碗白米饭,无需顾虑糖尿病风险。

2.此前部分研究提示,白米饭摄入量增加时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但这种关系的关键在于,到底用什么食物来替代白米饭,营养平衡是否改善了。并不是说,只要少吃白米饭就能预防糖尿病。

3.不必迷信“抗糖大米”“低糖电饭煲”之类概念产品。印度等南亚国家所吃的大米支链淀粉更少,消化速度更慢,但并没有拦住糖尿病高发的问题。因为延缓消化速度,并不等于改善营养价值。仅靠这一个措施,不能解决疾病预防问题。

4.南亚国家中米饭和糖尿病之间强相关性,可能与他们白米饭数量过多而其他食物太少,整体营养平衡不佳有关。

预防糖尿病?以下六点建议更有用!

有关预防糖尿病的饮食,这里提出如下建议:

1.主食中加入全谷杂豆,不要天天只有白米饭、白馒头、面条、饼之类精白米面食物。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在消化系统能接受的前提下,增加主食中的全谷杂豆比例,更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最新发表的研究也支持这个说法。

2.吃足够的蔬菜,特别是深绿色蔬菜,能提供良好的饱腹感,并延缓消化吸收速度。

3.每一餐都要做到蔬菜+蛋白质食物+米饭/其他主食的组合,大口吃菜,小口吃饭。不能只吃大量主食,蛋白质和蔬菜都太少。

4.吃饭时先吃些少油烹调的蔬菜,再吃鱼肉类和米饭主食。

5.餐后及时站起来做些轻松活动,不要坐着不动,以便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6.规律性健身,强化肌肉,增加耐力,降低内脏脂肪,提高身体的血糖处理能力。

糖尿病是一种身体活力不佳、代谢能力较差的状态。如果天天顿顿主食只吃大量白米饭,体力活动量又很小,那的确是有理由担心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与其仅仅少吃白米饭,不如用全谷杂粮替代一部分白米饭,同时保证蛋白质供应,增加多种蔬菜摄入量,再积极运动起来,强化肌肉,消耗血糖,那么我们就可以和白米饭和平共处啦。

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食品科学博士)

栏目信息

[责任编辑:杨凡、薛力言]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趴桌午睡有多伤?中医骨科专家支招午休的正确姿势

晚上作业多多入睡晚,午间不补眠怎么够?目前大部分中小学生中午都选择留校,也只有少部分学校具备条件配备专门的午休空间,于是学生娃们只...[详细]
广州日报 2020-11-13

心脏病发作时用力咳嗽能救命? 会导致病情加速恶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里流行这样一种急救方法:当心脏病发作时或心脏停跳前,用力咳嗽能救命。这究竟是真是假? [详细]
科技日报 2020-11-12

本土病例相继出现 疾控提醒这些防疫知识该复习了

近期,新疆喀什、天津、上海、安徽相继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我国已进入冬季,而秋冬是流感等传染病高发季,面对新冠与流感“双流...[详细]
人民网 2020-11-12

出现这些症状 警惕溃疡变胃癌

近日,邻居张阿姨突然找到我,说是要做胃镜检查。3年前,她在做胃镜时发现胃溃疡,但是没有规律服药,不舒服的时候吃一点,好转了就把药停...[详细]
健康报 2020-11-06

腰痛未必首选做CT

很多人都有过腰背痛的经历,多数腰痛属于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腰痛患者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腰痛是怎么发生的、有无扭伤史、腰部有没有...[详细]
人民日报 2020-11-06

长“富贵包”是因为胖? 错!多由长期低头姿势造成

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身边有人的后颈部长有一个巨大的肿块。因其多见于体态丰盈、面带“富贵相”的人身上,所以一些老百姓认为,这个包出现...[详细]
科技日报 2020-11-05

筛查+好情绪,助女性远离乳腺癌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统计,乳腺癌高居我国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每年发病约为30.4万。而全球每年也有210万女性受到乳腺癌侵害,乳腺癌已...[详细]
中国妇女报 2020-11-04

妈妈一句话 帮儿子将肺癌消灭在萌芽期

肺、呼吸,没有任何不舒服,就不用担心肺癌了吗?其实,很多肺癌患者没有症状表现!身体强壮的广州居民王山(化名),体检发现“存在肺部结...[详细]
广州日报 2020-11-03

流感疫苗能否防新冠 专家这样说

流感疫苗仅针对流感病毒,不仅不防新冠,对其他的有类似症状的呼吸道传染病也没有预防效果。[详细]
科技日报 2020-11-03

抑郁症也有季节性 秋冬季身体不适也可能是抑郁症

“抑郁症也有明显的季节性,随着树叶慢慢变黄,渐渐飘零,抑郁症可能就会悄悄袭来。”[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10-28

头晕、头昏、眩晕 怎么辨别“晕”帮你分清楚

“大夫,我头晕……”我们经常会听到来就诊的老年朋友这么说。如何向医生准确地描述“晕”的场景,将有助于医生尽快明确诊断、对因治疗。因...[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10-27

专家呼吁重视骨密度筛查

“骨质疏松症已然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很多人直到腕部、椎体、髋部等部位的骨折后,才意识到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为...[详细]
齐鲁网 2020-10-2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