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多数是青壮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20-09-08 09:17:09

8月28日,安倍晋三宣布辞去日本首相职务,理由是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结”)复发。这是一种什么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哪些不良习惯可能诱发该病?出现哪些症状要到医院就诊?为这一系列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宗晔。

宗晔介绍,溃结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一种,其主要表现就是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溃结主要累及结肠,同时还可能会有一些结肠外的表现,比如有皮肤的结节红斑、关节疼痛、眼部虹膜炎等,还可能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肝胆病变。

“大多数溃结患者都是青壮年人。在我国,一般发病高峰是20-49岁人群,老年人在60-70岁可能也有一个发病小高峰,男女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宗晔说,“溃结的诊断没有金标准,不是简单的抽血、做肠镜就能够诊断的,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

溃结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相对常见,在我国,近20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宗晔说,可能是由于我们生活习惯的西化,或者是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等所导致。“溃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是非常明确,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肠道的免疫失衡,最后发病。比如感染了某种细菌,进食了过多含有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等不合适的食物,也可能跟精神高度紧张等有关,比如一些人因为升学、就业或者孩子生病而变得特别紧张而发病”。

宗晔接诊过一个在IT行业工作的年轻人,平时工作比较忙,经常点外卖。有一次,他连续一周天天进食辛辣外卖后出现腹泻,一开始腹泻不重,他就去药店买了点药,服用过后情况并没好转,并出现发热、腹泻伴大便带血,此时他才到医院就诊。医务人员首先考虑的是感染性疾病,使用了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好,患者还是发高烧、拉肚子、肚子胀得厉害,便血很重,内镜检查发现患者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糜烂及溃疡。在充分地抗感染,排除了其他病原体及血管免疫源性疾病的情况下,最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所以给予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发热、腹泻情况才得以缓解。即使激素减量及停用,患者还需一直坚持服用美沙拉嗪治疗。还是这位患者,又有一次吃了不洁的东西出现血便。“后来他才开始注意饮食等,到现在过了两年多,情况比较稳定,但药物一直在使用”。

“不是得了溃结就一定会危及生命。”宗晔介绍,溃结在临床中可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如排便次数、便血次数、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等综合判断患者所属类型。重症患者往往都是排便特别多,便血严重,发烧,化验可以看到有明显的贫血,还有一些表示炎症的指标,比如红细胞沉积率明显增高。轻度患者一天的大便次数小于4次,有人便血,也有人没有便血。中度患者介于轻、重两者之间。

“最害怕的是急性危重患者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中毒性巨结肠、消化道大出血或者肠穿孔等。便血特别多的时候也可能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宗晔说。

溃结发病根据病变分布的部位分为直肠型、左半结肠型和全结肠型。其中,全结肠型的癌变率相对高一些,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患者癌变率也比较高。宗晔建议,全结肠型、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需定期做肠镜,监测是否癌变。一开始就合并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患者,每年都要做肠镜。

“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很好地缓解。”宗晔说,大家觉得没有症状了就是康复了,其实不然。症状没有了,有可能内镜下看黏膜并没有完全愈合,有的时候内镜检查都变好了,组织病理学还没好,所以维持药物治疗至关重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治疗,定期复查。

“溃结患者需要注意,这是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在急性期,便血、腹泻特别严重的时候,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治疗后就算大便正常了也不能随便停药。轻度的初次患病者,可能有停药的机会,但也要用药3-5年。重度或反复发作的人可能要终生服药。不规律用药,就特别容易复发。”宗晔介绍,对于轻度的患者,服用美沙拉嗪就有可能控制住。重度的患者在急性期需要用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或者免疫抑制剂,甚至需要手术干预,随后还要用美沙拉嗪或者免疫抑制剂长期维持治疗。

宗晔提醒大家,溃结可能跟饮食、感染、精神过度紧张等有关。“年轻人如果反复出现大便有黏液脓血,不要以为就是得了痔疮或者吃坏东西了,反复发作要及时就诊。另外,要规律生活,正常的饮食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2

[责任编辑:杨凡、田宝真]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花粉季如何防过敏发作?预防和用药“双管齐下”

秋季是花粉症的高发期。专家提醒,花粉季节里,花粉症患者应注意预防和用药控制“双管齐下”。[详细]
新华网 2020-09-04

规律随访,溃疡性大肠炎并不可怕

日本首相安倍的辞职使得溃疡性结肠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连首相都治不好的肠炎有多可怕?[详细]
羊城晚报 2020-09-03

警惕!这些行为最伤肾,做好四种运动养好肾

肾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它不仅能够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素,而且能通过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和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等。[详细]
人民网 2020-09-01

孤独等同每天吸烟15支 5招摆脱孤独感

孤独是现代社会“隐藏起来的时疫”,通常人们认为吸烟、酗酒和锻炼等生活方式才会影响健康,其实,孤独对健康的伤害也不容忽视。[详细]
人民网 2020-08-31

这三类药 易成老人跌倒的“坑”

跌倒对老年人来说,可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伤害,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发跌倒的重要因素,药物的...[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8-28

身体活动缺失症成流行病 医生开出运动处方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脑颈”“鼠标手”“办公臀”在都市白领中出现,“身体活动缺失症”(Physical inactivity)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不少人开...[详细]
科技日报 2020-08-26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就是保护自己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说话、打喷嚏不遮掩口鼻、多人聚餐时不用公筷公勺……这些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一桩,却会对公共卫生安...[详细]
人民网 2020-08-25

秋天的蚊子猛如虎怎么办?这些驱蚊法最有效!

中国自古就有“秋后蚊子猛于虎”的说法,描绘秋天的蚊虫叮咬依然较多的现象。那么,这个时期应该如何科学防蚊呢?[详细]
人民网 2020-08-24

五类人群警惕胃癌

55岁的退休员工陈阿姨是个“老胃病”,经常胃不舒服的时候就自己吃点胃药挺过去。[详细]
广州日报 2020-08-21

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预防关键是管好"手"与"口"

近期降雨频繁,温度和湿度都较高,致病微生物繁殖快,食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污染机会加大,感染肠道传染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详细]
人民网 2020-08-20

防暑防蚊别忘防哮喘

哮喘为一种肺部疾病,其特征为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和对多种刺激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好发的季节有春季、冬季和秋季。但近年来,由于夏季...[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8-18

超长时间工作影响健康,工作效率也高不了

近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发布的数据中,有关国人休闲的占比时间引发热议。除去工作和睡觉,2020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详细]
科技日报 2020-08-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