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冠疫情下如何防流感?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08-25 14:13:08

齐鲁网讯(通讯员:陈宪海)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我国疫情现在总体控制比较稳定,本土的疫情传播基本阻断,间断散发的小规模流行和暴发可能会常态化出现,境外流行对我国输入压力较长时间甚至可能长期存在。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常见症状为发热、头痛、咳嗽、咽痛、鼻塞和流涕等。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

由于新冠肺炎和流感同为呼吸道传播疾病,传播速度快,且两者的临床症状又有相似,从预防为主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出发,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需要积极防范新冠肺炎和流感的交织出现。

本文就新冠疫情下如何防流感,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预防以及日常防护等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

考察历史,社会状况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传染病的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医著作中,有多次传染病大流行的记载。

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序中,记载了东汉末年疫病流行的情况:“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在流感、非典、新冠防控的临床实践中,《伤寒论》方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代的曹植在《说疫气》中,也有“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的记载。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疫病流行,延及全国。医家采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往往无效,发展为危重者、病死者不可胜数。名医吴有性潜心钻研,认真总结,提出了新的认识,著有《瘟疫论》,强调这种病属温疫,指出“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创立了创“疠气”致病学说。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呼之欲出。

到清代,温病学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模式(诊法和辨证),很多组方严谨的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等在现代临床广为应用,且疗效确切。其作用机理逐渐被揭示。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以上是中医对感冒和流感的认识概况。具体用药,还得听从医生的建议。

图片4

在山东,新冠疫情的早期,就构建起中西医结合会诊机制,坚持中医药及早参与、全程参与新冠肺炎治疗。上图是泰山学者张伟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医防治新冠肺炎的情况。

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医的认识,在新冠疫情下防流感,应该怎么做呢?

01疫苗预防

大家知道,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 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 岁儿童、孕妇、6 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专家建议,应尽可能对适宜人群大面积接种,争取在9月底以前接种,不要晚于10月份。同时强调接种前需要将个体情况例如疾病史、过敏史等与医务人员详细沟通。

据媒体报道,新冠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正在接近初步结果。有人顾虑在接种流感疫苗后 如果今年新冠疫苗可以上市,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是否冲突?专家的意见是,理论上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可以先后接种,也可以同时接种,但具体如何接种,需要遵循国家对新冠疫苗的应用策略。

02药物预防

首先,药物预防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要做到个体化。第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

如何做到个体化呢?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但对于预防来说,还没患病,也就没有证可辨了。所以,中医强调,辨体质是治未病(也是预防)的抓手。

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

平和体质以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特征。一般不推荐药物预防感冒。

如果您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平时容易感冒看中医的时候,大夫说您的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那么,您可能属于气虚体质。补气的方剂例如玉屏风散、四君子汤等可能就比较适合您了。而大家常说的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由于药性寒凉,就不适合气虚体质的朋友用于预防感冒啦。

这里只举了两个例子。您想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可以到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或健康管理中心就诊咨询。

至于抗病毒药物能否用于预防,咱们国家流感诊治方案中说“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48 小时用药”。我们的意见是要按医生的嘱咐执行。

03卫生习惯

大家经过这一时期的新冠肺炎防控,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已经养成了。大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因为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建议如下。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祝大家在金色的秋天里,健健康康,收获多多!

简介:陈宪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职业病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

齐鲁网+公号二维码合成

[责任编辑:杨凡、王进]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就是保护自己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说话、打喷嚏不遮掩口鼻、多人聚餐时不用公筷公勺……这些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一桩,却会对公共卫生安...[详细]
人民网 2020-08-25

秋天的蚊子猛如虎怎么办?这些驱蚊法最有效!

中国自古就有“秋后蚊子猛于虎”的说法,描绘秋天的蚊虫叮咬依然较多的现象。那么,这个时期应该如何科学防蚊呢?[详细]
人民网 2020-08-24

五类人群警惕胃癌

55岁的退休员工陈阿姨是个“老胃病”,经常胃不舒服的时候就自己吃点胃药挺过去。[详细]
广州日报 2020-08-21

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预防关键是管好"手"与"口"

近期降雨频繁,温度和湿度都较高,致病微生物繁殖快,食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污染机会加大,感染肠道传染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详细]
人民网 2020-08-20

防暑防蚊别忘防哮喘

哮喘为一种肺部疾病,其特征为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和对多种刺激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好发的季节有春季、冬季和秋季。但近年来,由于夏季...[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8-18

超长时间工作影响健康,工作效率也高不了

近日,《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发布的数据中,有关国人休闲的占比时间引发热议。除去工作和睡觉,2020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详细]
科技日报 2020-08-17

当心“病从口入”!夏季食源性腹泻如何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会导致腹泻,而且在夏秋季高发,这和夏季气温高,细菌易于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密切相关,也与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易感性增高...[详细]
人民网 2020-08-14

血管不好哪里最受伤?如何养护好血管

脑血管堵了——偏瘫,心血管堵了——心梗,肾血管堵了——尿毒症,腿血管堵了——截肢,眼睛血管堵了——失明……只要血管出问题,病也就来...[详细]
人民网 2020-08-13

口干疲劳关节酸痛 四类疾病秋季高发

8月7日立秋。连日来的连绵雨,给原本热浪滚滚的羊城增添了几丝凉意。尽管暑热仍将反扑,但一些在秋天高发的“老毛病”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详细]
人民网 2020-08-12

心脏累了吗?警惕!这些症状说明心脏有事

心脏病的危害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对其表现出的症状,很少有人能弄明白,以至于有的人已出现心脏病症状,却浑然不知,什么症状才是心脏病,如...[详细]
人民网 2020-08-10

良性肿瘤也会危及生命

11年间,34岁的张女士右肾长出的错构瘤体积不断膨胀,且侵占要害血管位置,瘤体随时可能破裂,危及她的生命。[详细]
人民网 2020-08-07

过度运动 谨防引发骨关节疾病

夏日,运动健身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运动会引发骨关节疾病。专家提醒,很多人长期超负荷运动,造成肌腱和周边软组织慢性...[详细]
科技日报 2020-08-06

高温天气,小心这些高发病

又是台风,又是高温,各大医院的门诊开始忙碌起来。羊城晚报记者从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了解到,门急诊不少患者因为空调病导致发热,胃肠道疾...[详细]
人民网 2020-08-0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