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新冠疫情凸显病毒狡猾 了解这些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20-06-28 10:34:06

编者按:最近出现多起家庭、工作单位聚集性疫情,新确诊病例凸显病毒狡猾性,端午期间大家欢乐出行时也要做好防控措施,了解新冠病毒的这些知识,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在5种环境物质中 病毒存活时长各不相同

2020年3月17日发表于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比较了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在特定温度下存活于环境中多种物质上的时间。实验设置的环境是,温度为21℃-23℃,湿度为40%。环境中有5种物质,分别为直径小于5微米的气溶胶、塑料表面、不锈钢表面、铜表面和纸板表面。

结果表明,在气溶胶中,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的存活时间相似,在3小时内都能存活,随着时间增长感染性略有降低。

在其他4种环境物质中,新冠病毒存活度和感染性由高到低的是:塑料、不锈钢、纸板和铜。在塑料表面,新冠病毒72小时内有活力(感染力)。在不锈钢表面,新冠病毒可以存活48小时,但是有感染力的病毒载量降低很明显。在纸板上,新冠病毒24小时后就没有感染力了。在铜表面,新冠病毒4小时后就检测不到感染力了。

夏日高温未必会抑制新冠病毒传染性

2003年SARS疫情暴发时,到了6月份SARS病毒销声匿迹,SARS疫情也偃旗息鼓。因此很多人都曾抱有一种希望:进入高温季节,新冠病毒也有可能销声匿迹,新冠肺炎也会落荒而逃。

但是,现在新冠肺炎在北京重新抬头,说明夏日的高温未必会抑制病毒生存和其传染性。针对新冠病毒的另一项研究也给出了一些科学证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王其龙等人,在2020年3月30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分析了1月中下旬在江苏淮安的一个公共浴场,一位有武汉接触史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传染了8人的案例。这家洗浴场所男宾区面积约300平方米(包含一个游泳池,淋浴和桑拿),温度高达25℃至41℃,湿度约为60%。这个浴场确认的第1名患者曾去过武汉,有武汉接触史,1月15日开始咳嗽,18日去浴场洗澡,19日开始发烧并确诊。其余8名患者均没有武汉接触史,他们分别于1月19日(患者2,3,4),1月20日(患者5),1月23日(患者6,7),1月24日(患者8)在同一洗浴中心洗澡、桑拿等,患者9在洗浴中心工作,1月30日发病。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新冠病毒可以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活,不会随着高温消失。

这一研究的病例数较少,而且传播过程和机理也有待进一步证实,不过它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在夏天和雨季到来之时,新冠病毒仍然有较强的传染性。

公共场所物体上可以遗留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生存空间大,那么其传染性或感染力如何呢?这分两个方面,一是病人或感染病毒者的分泌物中的病毒载量(滴度)是多还是少,二是新冠病毒在环境物体上的载量是多还是少。按病毒传播的一般规律,如果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就强,反之则传染性低。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即便病人排出的病毒数量多,但如果其中一些病毒的活力不强,就不具有传染性,感染力也不会高;反之,即便病毒载量低,但所有病毒的活性都强,传染性也会变得很强。

香港大学研究团队对23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患者唾液中的病毒载量在出现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症状的第一周,就达到了最高峰。这一结果发表在2020年3月23日的《柳叶刀·传染病》上。这23名患者中有10人是重症,13人是轻症,对23名患者进行唾液检测发现,有3人未检出病毒RNA,另外20名患者的唾液病毒载量中位数是10的5.2次方拷贝/毫升。病毒载量会在患者出现症状后第一周达到最高峰后逐渐下降,但重症患者的气管内吸引物如咽拭子检测,却没有这种变化趋势。

在6月16日河北雄安新区公布的3例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中,其中一名2岁男童6月11日因接触了一名确诊病人的被子约10分钟(在被子上玩耍),于6月13日发烧,并在医院检测核酸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

2020年2月25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香港新增的第8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曾到访位于北角美轮大厦内的“福慧精舍”佛堂,有7例确诊病例与该佛堂有关。卫生防护中心人员在佛堂里面检测到2个新冠病毒阳性样本,其中一个样本在经书表面、盖经布及跪垫,另一个在洗手间水龙头手柄。

上述案例意味着,公共场所的物体上可以遗留新冠病毒。因此,无论环境中的病毒载量是多还是少,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讲卫生、减少用手触摸眼睛和嘴等,都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

北京疫情祸起三文鱼 但三文鱼并非新冠病毒的易感宿主

此次北京新发地市场的聚集性疫情中,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三文鱼由此成为关注焦点。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认为,三文鱼不具备病毒受体,不太可能是传染源。

卢洪洲强调,我们应科学调查,理性对待。从目前官方公布的信息看,只是在加工食材的砧板等市场环境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并未提及在三文鱼中检测到病毒,因此,公众不必恐慌。“更应该关注的是砧板,它是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溯源的关键,应该仔细排查所有在砧板上加工过的食材。”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两次聚集性疫情都发生在批发市场,是巧合还是必然?卢洪洲认为,不排除一定的必然性。“人类感染的传染病中,75%来自动物,华南海鲜市场就存在私自销售野生动物的商户,至于新发地,还需要进一步仔细排查。”

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贵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核酸检测稳定性好。

他认为,对新冠肺炎感染的诊断,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诊断非常重要的,通过临床诊断使患者得到隔离和及时救治,避免进一步传播。“目前还在做研究,比如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相信这些新方法会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使病人得到更有效、更及时的诊断和救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研究员李金明也表示,核酸检测是为了实现病毒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防止疫情的扩散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其阳性结果是可以作为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原创、北京日报)

2

[责任编辑:杨凡、田宝真]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居家如何做好防控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修订版)》...[详细]
人民网 2020-06-24

“不要熬夜”不需要更多科学理由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细胞》上的研究报告称,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长期熬夜致死,问题不在大脑或心脏,而是在...[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6-23

疼痛是一种病

疼痛既是所有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慢性疼痛也是一种疾病。目前,疼痛已成为紧随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详细]
人民网 2020-06-22

大腹便便 或成心脏病复发推手

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如果心脏病发作幸存者的腰部脂肪过多,那么他们心脏病再次发作的风险会上升。[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6-22

这八大症状 警惕心血管病

血管是人体的“生命通道”,连接着身体的各个器官,24小时不停地输送营养、排出废物。如果血管不通畅,将会导致很多疾病发生。[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6-19

怕“中招儿”要不要做核酸检测?

新冠病毒又作妖,让大家心里那根弦儿一直绷着。特别是近日,一些没接触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或是去年到过新发地的市民,也担心“中招儿”,...[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6-19

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矫情”?

有些人一见到大量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相同物体,就会产生紧张、恐惧、恶心等不适的生理反应,事实上,人们并不是对物体本身产生不适,而是...[详细]
科技日报 2020-06-18

胸闷气短 就医前先做六项功课

胸闷气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肺脏、心脏、骨骼、神经及精神等多个系统的疾病所导致。我们经常在门诊遇到患者说“觉得走快一点就...[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6-17

腰总疼?快检查下你的睡姿

慢性腰痛目前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的主要病症之一,为此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治疗方法和康复锻炼。但在平日的医疗工作中,我们发现患者不良的睡姿往...[详细]
北京青年报 2020-06-17

眼睛出现这些状况,一定要重视,会致盲!

眼球邦邦硬,还感觉酸胀的疼,看东西模糊,还伴有头疼,这些都是青光眼的典型表现,切不可大意,时间越久致盲的几率越高。[详细]
齐鲁网 2020-06-16

牙周炎早期四大症状

牙齿如果出现严重的问题,是不可逆转的,尤其是牙周炎,由于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易被忽视,待有症状时已较严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因...[详细]
海南日报 2020-06-15

坚持!培养这个习惯降低细菌交叉污染

习惯是我们长期养成的一个生活方式,拥有一个好习惯是能实现远大目标的前提;而拥有一个健康的好习惯则是为健康的身体增添一把“保护伞”。[详细]
人民网 2020-06-12

拯救颈椎,从这三点做起!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四大类别。“脊髓型颈椎病”,是所有颈椎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类型。[详细]
齐鲁网 2020-06-1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