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额头、手腕、耳道…哪种测量更准确? 了解红外线体温计的“一二三”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20-02-19 10:15:02

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 近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筛查体温已经成为各有关单位、学校、家庭等做好防控工作的必要手段。常规的水银体温计测量更加稳定,但由于检测时间过长(3~5min),必然是不能满足日常快速筛查的要求的。因此,在人流量较多场所采用非接触式的温度计,既安全,又方便快捷。

但是,由于很多使用者并没有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导致筛查体温成为一种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防控疫情的作用。今天,人民网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的三位专家,带您更加深入的了解红外线体温计的各项特点。

红外线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先介绍一个物理常识: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高于绝对零度-273.15℃),都在向外界不断的发出红外能量。通过对这种能量的测量就可以实现读取物质表面的温度。这就是红外线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目前的工业技术水平,早已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温。由于多数情况下,物质无法向外界辐射其全部的红外能量,因此仪器会根据物体的红外辐射率(95%)进行读数修正。同时,不同测量部位的红外体温计,还会根据部位的差异,进行相应的修正。让我们最终看到的度数,能够大致表现出我们人体的真正体温。

当然,再精准的测量元件,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外界温度、污染、尘土、烟雾、其他物体的红外辐射、测量距离等等。因此,红外体温计在测量时,会出现明显的数值波动。有时,会需要我们“一测再测”。

不同的测量位置有哪些区别?

红外线测温计如今使用的极为广泛,但是测量者使用时的测量位置却不尽相同,额头、脖颈、手腕,不同的位置的数值差异也很明显。那么到底应该测量什么位置,才更能满足检测需求的呢?

在医学上,评估人体是否发热,可以观察的是:腋下、口腔、肛门以及耳温。由于耳部深处更接近脑的内部,因此耳温对发热表现的更加敏感。肛门更贴近体内,因此升温的程度也更高一些。相对来说,腋下温度与体内温度相差的幅度会更大一点。由此,检测不同部位得出的发热温度是不一样的。

在以上的常规检测部位中,除了耳温外,均不适宜用于大人群的防疫检测情况。而耳温作为检测标准是由于近似认为它更接近动脉,且能够体现脑部温度,因此同样能够体现脑部温度的额温,就更具有判断发热的临床意义。

相对来说,手腕由于处于人体的末端位置,对于人体真正温度的体现能力更差。另外,额温枪在设计最初,会根据额头表面皮肤温度与人体体内温度差异进行校正,并不适宜用于手腕测温。因此更加推荐“额温枪”就应用于额头测温,而不是手腕。

顺便提一句:耳内腔道狭窄,耳温计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接触现象,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加用一次性耳套,则会增加测量成本。

不同体温计有哪些测量要点?

红外额温计:测量体温时,将额温计对准额头正中心(眉心上方并保持垂直),测量部位无遮挡物(如毛发、帽子等)且保持干净,最好在测量前用干纸巾擦拭额头,去除汗渍等。测量距离一般为(1~3)cm或说明书要求的距离。测量时需1分钟内重复测量两次,两次测量数据之差在0.3℃以内,数据方可采信。

红外耳温计:测量体温时,请将耳温计探头插入耳道,测量前应检查耳道是否清洁,使用时须配备卫生耳套,使用后需用75%的酒精消毒,以防止多人使用交叉感染,最好测双耳取其平均值。

此外,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测量人员注意:

1、根据测量环境的不同,做好养护措施。尽量保持体温计处在16℃~35℃的工作环境下。测量前将体温计按说明书要求设置成“体温”模式。

在冬季,环境温度可能达不到要求,建议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如备用红外额温计放保温箱交替使用或不测量时放入怀中等保温措施。

2、红外耳温计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其测量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可用于体温异常者的复测,但是不能测量有耳疾和正在接受治疗的耳朵。

3、只能抓碰手柄部位,不要触碰探测头。

4、定期使用医用体温计校正红外体温计,以保证数值准确性。

1

2

[责任编辑:杨凡、田宝真]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快递会传播新冠病毒吗?这些生活细节要注意!

一般情况下,快递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小。目前尚未有因接收快递而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报道。在有新冠病毒肺炎传播的地区...[详细]
人民网 2020-02-18

北京疾控中心:避免“过度消毒”引起人体刺激和环境污染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赵琬微)在15日举行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出...[详细]
新华网 2020-02-17

只要体内有抗体, 就能抵抗新冠病毒吗?

2月13日晚,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宣布,已完成对部分康复者血浆的采集工作,开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备。[详细]
科技日报 2020-02-17

新冠肺炎重症或可提前预警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团队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发表论文。论文指出了新冠肺炎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详细]
健康报 2020-02-17

病毒确实怕酒精 但使用方法影响消杀效果

疫情期间,随着“病毒怕酒精”登上热搜,很多地方医用酒精一度被哄抢脱销,“酒精消毒后烤电暖气全身着火”的新闻也在微博刷屏。与此同时,...[详细]
人民网 2020-02-14

复工了,下班做好5个动作不把病毒带回家

这些天,上班族们陆续返岗,但疫情当前,大家对出门都充满恐惧,生怕接触到病毒或者不小心把病毒带回家。其实,只要做好这些预防措施,切断...[详细]
人民网 2020-02-14

武汉重症确诊患者全部入院治疗

新华社武汉2月11日电(记者廖君 黎昌政)记者11日晚从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截至10日中午,武汉市所有1499名重症确诊患者全部...[详细]
新华网 2020-02-13

湖北:实验动物优先保障新冠肺炎科研攻关

新华社武汉2月12日电(记者谭元斌)湖北省科技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实验动物优先保障新冠肺炎科研攻关。[详细]
新华网 2020-02-13

要对自己和医生有信心——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感言”

新华社哈尔滨2月12日电 随着疫情防控和治疗力度不断加大,有越来越多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走出病房,开始新生活。患病期间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详细]
新华网 2020-02-13

疾控专家:防控疫情 距离和防护都很重要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田晓航、樊曦)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出门在外,如果短时间内没戴口罩会感染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详细]
新华网 2020-02-12

睡不好会腰痛

挪威科技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睡眠问题会令慢性腰痛、肌肉骨骼疼痛患者难以恢复。[详细]
人民网 2020-02-12

看白发位置调五脏

白发似乎是人体变老的一个标志,但如今,白发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越来越普遍了。有些人年纪轻轻,却满头白发,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现象...[详细]
人民网 2020-02-1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